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希望在乌克兰战后重建的时候能够得到中国的帮助永信证券,话里话外的意思都非常明显。
对于泽连斯基的喊话,中方还没有做出回应,美国先坐不住了,直接对乌克兰进行警告,要求乌克兰不让中企进入乌克兰的市场。
美国的这个反应其实并不算意外,毕竟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一直是与美西方“深度绑定”的,即便美国总统换成不愿意继续援助乌克兰的特朗普,他也不愿意看到乌克兰在中方的帮助下完成重建这件事。
而当地时间6月10日,乌克兰《基辅邮报》表示,特朗普再次对乌克兰进行“施压”,让乌克兰对白宫做出保证,保证他们不会让中国企业进入乌克兰的资源市场,尤其强调稀土资源,不能以“战后重建”的名义参加。
说实话,美国对乌克兰的这番施压,多少是有点“护食”了,而且他们也知道,若是中方参与乌克兰的战后重建的话,那是真的会实打实的提供帮助的。
之所以用“护食”这个词,是因为在拜登执政时期,美国一直在对乌克兰提供援助,援助的金额远超欧洲国家,靠着这些援助,乌克兰才不至于在俄乌冲突中快速落败。
但等到特朗普上任之后,就停掉了对乌克兰的援助,甚至还要求乌克兰偿还美国这三年来给的援助,特朗普强调乌克兰欠美国了5000亿美元。
这笔账乌克兰自然是不可能认得啊,先不说这所谓的“援助”该不该还的问题,泽连斯基表示他实际上只收到了750亿美元左右的援助。
拿了750亿美元,结果却被要求偿还5000亿美元,这合适吗,显然是不合适的,再者说了,乌克兰现在的经济情况,整天都等着欧洲给援助呢,就算只有750亿美元也还不起啊。
还不起怎么办呢?特朗普给泽连斯基划了一条道——你乌克兰不是有很多矿产资源么永信证券,就拿那些矿产资源来抵债吧。
为此白宫方面还“贴心”的列了一个《矿产协议》,在初版协议当中,几乎是让乌克兰将他们的矿产资源都拱手送给美国,这种相当于“卖国”的协议,就算是泽连斯基也不敢签啊。
但是乌克兰的困境又让他们不能与美国“闹掰”,而美国也直到不能逼的太紧,对协议进行了修改,让它看起来没有那么的“强盗”,最终在当地时间4月30日,乌克兰跟美国签署了这份《美乌矿产协议》。
美国费了这么大的劲,其实就是为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他们的稀土——这个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东西。
在军工领域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稀土如今都承担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稀土,战斗机和潜艇将无法生产,美国军工企业将面临停摆的局面。
以前美国还能从我国进口稀土,但在今年4月,中方收紧稀土出口,美国迫切的要在其他国家寻找稀土来源维持军工企业的正常运转。
不过根据相关报道显示,乌克兰境内确实是有比较丰富的稀土资源,但实际开采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对于稀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开采,要光说开采的话,美国境内自己也有稀土矿,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有稀土矿。
要知道稀土并不是开采出来就能直接进行使用的,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加工精炼的操作,而稀土的精炼技术,目前基本上是掌握在我国手中的,全球近9成的稀土都是要运到我国进行加工的。
因此真正重要的并非是资源,而是技术,即便美国完全掌握了乌克兰的稀土矿,但缺少技术的他们还是没办法进行加工,依旧是无济于事的。
另外再说说乌克兰希望我国对乌克兰进行战后重建这件事。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方的态度就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不偏向其中任何一方,保持中立的态度并且尽力促进双方早日达成和平。
中方这个中立的态度,还表现在国际贸易中,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遭到了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在这个背景下中俄两国贸易繁荣发展,但同时中方与乌克兰的贸易往来也在顺利进行着,是乌克兰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泽连斯基也能看清楚,美西方的援助,更多的是为了让他们牵制俄罗斯,虽然看着给了不少援助,但若是当初俄乌冲突没有爆发的话,乌克兰的经济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
而与中方的贸易往来就不一样了,是完全站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没有带什么目的性在其中,是实打实的让双方都能在贸易中获益。
因此美国就更不想让中企参与到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当中了,毕竟他们签署的《矿产协议》当中提到会帮乌克兰重建,但更多的还是为了矿产资源,而中方若是参与,并不会像美国那样有所图。
至于乌克兰方面是否会被迫接受美国的“施压”,笔者认为可能性不会很大,乌克兰签署《美乌矿产协议》,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局面,除了签协议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签署了协议,但不代表着乌克兰愿意将自己的矿产资源与美国“完全绑定”在一起,乌克兰也不敢完全依赖于美国,毕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改变主意“掀桌子”。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留言在评论区当中与其他人一起进行友好的交流与讨论。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