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万投资者争相抢购,超额认购高达930倍,成为2025年港股市场最火爆的IPO项目。中国调味品巨头在港股的登场,成为今年又一火爆的资本现象。今日上午,港交所交易大厅内,海天味业(03288.HK)H股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涨超3%,开盘价报37.5港元/股,较36.30港元的发行价上涨3.3%。市值突破2100亿港元。记者将持续关注海天味业上市首日股价变化。
募集总额达101亿港元
根据最终发行方案,海天味业以每股36.30港元发行约2.79亿股H股(包含全面行使的发售量调整权部分),募资总额达101亿港元,成为2025年港股第三大IPO。
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全明星级别”,包括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瑞银资管、加拿大皇家银行、中信产业基金、源峰基金、红杉资本等8家顶级机构。基石投资者认购约1.29亿股,总额达47亿港元,占集资总额的49.74%,为股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招股书披露,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四大方向:20%投向海外市场拓展同花配资,30%用于产能扩张与供应链数字化,20%强化销售网络渗透,20%投入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剩余10%作为营运资金。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海天在中国调味品市场占有率高达4.8%,是其最大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
2024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4981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则高达21438亿元。在全球调味品市场中,海天位居第五,市场份额1.1%。
据公开资料,海天酱油、蚝油产品市占率中国市场第一,调味酱、食醋及料酒也位居前列。公司已连续28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形成了7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单品和31个年销售额过亿的产品系列。
海天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经销商数量达6743家,实现了中国内地100%地级市覆盖,渗透至全国超过300万个终端零售网点。其渠道库存周转天数仅为28天,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5天。
战略突围:逐鹿全球化,打破增长“天花板”
此次海天味业港股上市的核心战略价值在于突破国内增长瓶颈,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尽管海天产品已进入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 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仅 4.01%,与李锦记(海外占比超50%)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招股书显示,海天味业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约20%募集资金定向投入海外扩张,包括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销售渠道以及提升海外供应链能力。公司计划2025年在东南亚、2028年在欧洲拓展本地化供应链及建立生产基地,并提高原材料及包装材料采收比例,并定下了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的目标。海天味业的长期价值锚点在于能否将国内“极致成本控制”能力复制到海外供应链。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毛利率高达40.04%,创七年新高。
海外扩张需要时间沉淀。东南亚工厂建设周期需18个月,2026年前难贡献利润;欧美市场产品迭代周期长,需适应本地口味,比如印尼偏好甜酱油,欧美流行低钠酱油。
有分析师预计,若2025-2027年海天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创新产品营收占比超25%,市值或向3000亿港元迈进,较港股发行价有45%空间。但若全球化战略遇阻,高估值泡沫破裂风险也将如影随形。
如今,摆在程雪团队面前的挑战不小:欧美超市高昂的渠道入场费、严格国际食品安全认证要求、严格的宗教饮食认证要求,以及如何将“中国味”转化为融入全球各地兼具本土化的世界风味。
海天能否将国内市场的极致成本控制能力复制到全球供应链同花配资,将决定其国际化成败。而今日港交所的钟声,只是这场全球征程的新起点。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